背景:
阅读全文

2018年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考试大纲

[日期:2017-10-04] 来源:云南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考试大纲

一、考查对象

本大纲供全日制攻读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硕士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两个专业入学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参考使用。

二、考查目标

1、具备阅读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2、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的基本知识,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

3、运用中国文学与文献的知识和基本理论、方法,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进行分析、评价和鉴赏。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题型包含文献阅读、作品鉴赏、论述三种类型。

四、考查范围

先秦文学

(一)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原始歌谣、神话传说

中国文学的起源同生产劳动、宗教艺术等的关系;从口头文学到书面文学;原始诗歌;上古神话传说。

(二)《诗经》

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三家诗和毛诗。风、雅、颂;祭祀诗、农事诗、燕飨诗、政治讽刺诗、战争诗、爱情婚姻诗;现实精神;赋、比、兴;复迭的章法和四言为主的句式;语言特点;历史影响。

(三)《楚辞》

楚辞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楚辞》的编辑;《离骚》:解题、思想内容、香草美人等艺术手法、形式和语言;《九歌》、《九章》、《天问》、《招魂》。屈原的影响;宋玉等人的辞赋创作。

(四)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散文的萌芽;战国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左传》:成书、内容、叙事特点和语言风格;《国语》:成书、思想性和艺术性;《战国策》:成书、内容、叙事写人和语言风格。

诸子散文的繁荣的原因;从语录体到论辩体;《论语》、《墨子》:成书、作为语录体散文的特点;《孟子》:成书、说理的特点和语言艺术、影响。《老子》;《庄子》:成书、艺术特征、影响。《荀子》、《韩非子》:成书、艺术特点。

秦汉文学

(一)秦汉散文

《吕氏春秋》;李斯;陆贾、贾谊、晁错、董仲舒的政论散文;《淮南子》、《盐铁论》、《论衡》、《潜夫论》。

(二)汉赋

汉赋的形成;骚体赋、诗体赋、散体赋;贾谊、枚乘、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班固、张衡、赵壹、蔡邕的辞赋。

(三)《史记》和《汉书》

《史记》:写作目的、体例、人物形象的塑造、叙事艺术、语言风格、对散文、小说、戏剧的影响。《汉书》:叙事风格和语言特点。

(四)汉乐府和文人五言诗

乐府与太乐;乐府的兴衰、分类、现实精神、叙事特点;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苏李诗;《古诗十九首》。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建安、正始和两晋文学

曹操的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和影响;曹丕与七言诗;曹植的诗赋;建安七子和蔡琰;王粲的诗赋;蔡琰的《悲愤诗》;建安文学的总体特点;阮籍和《咏怀诗》;嵇康的散文和诗歌;正始文学的总体特点; 陆机的骈文和诗歌;左思的诗赋;玄言诗和游仙诗; 两晋文学的特点。

(二)陶渊明

田园诗;散文和辞赋;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金刚怒目”的一面;陶渊明在当世不受重视及其原因;唐宋以后被重新发现。

(三)南北朝诗歌

山水美的发现;谢灵运的山水诗;鲍照的诗;七言诗的发展历史;声律说和永明体;沈约和谢眺。宫体诗的特点、评价;庾信;南北朝乐府民歌。

(四)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小说的概念;小说的起源;《搜神记》等志怪小说;《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

隋唐五代文学

(一)隋和初唐诗歌

南北文学的合流;隋代诗歌;初唐四杰;沈宋诗派;陈子昂;张若虚和刘希夷。

(二)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王维诗与禅;储光羲;常建。高适、岑参的边塞诗;王昌龄;王翰、李颀、崔颢、王之焕。

(三)李白和杜甫的诗歌

李白:英雄主义;批判意识;人生之恋;自然之爱;人情之美;强烈的主观色彩;丰富的想象;清新俊逸与雄奇浪漫;乐府歌行和绝句。杜甫:忧国忧民;感时伤事;自然与友情;诗史;律诗和古体诗;沉郁顿挫和萧散自然。地位和影响。

(四)中、晚唐诗歌

韦应物、刘长卿、顾况、李益等人的诗歌;大历诗风。韩愈、孟郊、贾岛的诗歌;怪异雄奇之美。刘禹锡和柳宗元;李贺;白居易和新乐府: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及讽谕诗;白居易的感伤诗和闲适诗;其他新乐府诗人:杜牧;李商隐:爱情、怀古伤今:多义的诗旨与绮丽的诗风。

(五)唐代散文

古文运动兴起的原因;韩、柳的古文理论;唐代古文运动的发展过程;韩愈的论说文、杂文,阳刚之美。柳宗元的杂文、山水散文,阴柔之美。晚唐小品文的勃兴;李商隐的骈文。

(六)唐代传奇、变文和词

传奇:爱情、寓言和历史;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变文:俗讲与讲经 ;转变与变文。词的产生和发展:燕乐;从民间词到文人词。花间词:温庭筠、韦庄:花间词的风格和影响。南唐词:冯延已、李煜;南唐词的特点、地位和影响。

宋辽金文学

(一)北宋词

晏殊、欧阳修;范仲淹;柳永;秦观和贺铸;周邦彦。

(二)南宋词

李清照和“易安体”;张元干、张孝祥、陈亮、陆游、刘过词的爱国主题和豪放词风;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风格和影响。姜夔、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周密、张炎词的黍离之悲和咏物与雅化。

(三)宋诗

西昆体;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江西诗派的理论、影响和评价;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杨万里的“诚斋体”;范成大对山水田园诗的贡献;陆游的爱国诗和生活诗; 永嘉四灵;江湖派;文天祥

(四)苏轼

苏轼诗歌对社会的关注和人生的思考;乐观旷达的精神;刚柔相济的风格。苏轼的史论、政论、山水、杂记古文;行云流水的风格。苏轼的四六文。苏轼对词境的开拓;以诗为词;词风的多样化。苏轼的意义;苏门文学家。

(五)宋代散文

宋代古文运动的兴起及成就;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的古文:宋代的四六文

(六)辽金文学

辽代文学;金代诗词和元好问:《西厢记诸宫调》。

元代文学

(一)杂剧概说

戏曲的起源:北方戏剧圈和南方戏剧圈:杂剧的体裁特点;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二)关汉卿

《窦娥冤》的故事来源、戏剧冲突、人物刻画、本色的语言;关汉卿的其它杂剧:《单刀会》和《西蜀梦》;《救风尘》和《望江亭》。

(三)王实甫和其它杂剧作家

《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主题演变、人物刻画、结构、主题、典雅的语言、禁毁与模仿;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四)元代散曲

散曲的产生、特点和体制;散曲的代表作家: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雎景臣、刘时中、张可久、乔吉。

(五)南戏

南戏的源流、发展与形成;南戏与杂剧体制上的区别;高明与《琵琶记》;四大南戏。

(六)元代诗文和小说

元代诗文:刘因、虞集、杨维桢、萨都剌、王冕;元代小说:话本的产生和分类。

明代文学

(一)《三国演义》

成书过程和版本;拥刘反曹;诸葛亮、刘备、曹操、关羽等代表的尚智、崇仁、恶奸、尚义精神;“七实三虚”;宏大的结构;战争描写;语言艺术;历史影响。

(二)《水浒传》

成书过程和版本; “忠义”、“乱自上作”、 “替天行道”;“同而不同”;连环式和板块式的结构;语言艺术;历史影响:禁毁与续书。

(三)《西游记》

取经故事的演变;与心学的关系; 极幻极真;物性、神性和人性的统一;游戏笔法。

(四)其它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

冯梦龙和三言;凌蒙初和二拍;《金瓶梅》;《封神演义》;《剪灯新话》。

(五)明代戏曲

传奇的来源和体制;汤显祖《牡丹亭》的人物性格冲突、浪漫主义;《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昆腔和吴江派;《宝剑记》、《浣沙记》、《鸣凤记》。

明初宫廷作家的杂剧;明代中后期的杂剧转型;徐渭的杂剧。

(六)明代诗文和散曲

明前期诗文;前后七子和复古运动;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晚明小品文、明末文社;王磐、冯惟敏等人的散曲;《山歌》与《挂枝儿》

清代文学

(一)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蒲松龄的生平和创作;歌颂爱情、提示科举制度的弊端、宣扬因果报应;借花妖狐魅以写人情、情节曲折离奇、多种小说模式;语言艺术。影响:文言小说的复兴、《阅微草堂笔记》等。

(二)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吴敬梓的生平和创作;对科举制度和病态文人的全面揭露和讽刺、对理想的朦胧追求;讽刺艺术;“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结构;语言艺术。

(三)曹雪芹和《红楼梦》

曹雪芹的生平和创作;《红楼梦》的版本;对爱情的歌颂、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对人情世故的描写、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网状结构;叙事角度的变化;语言艺术。《红楼梦》的续书;“红学”。

(四)清代戏曲

李玉和《清忠谱》、李渔的戏曲理论和创作;洪升和《长生殿》;孔尚任和《桃花扇》。

(五)清代诗文词

顾炎武等遗民诗人;钱谦益和虞山诗派;吴伟业的《圆圆曲》;王士祯和“神韵说”;沈德潜和“格调说”;袁枚和“性灵说”;翁方纲和“肌理说”。词的中兴、陈维松和“阳羡派”、朱彝尊和“浙西词派”、纳兰性德、张惠言和“常州词派”。黄宗羲、顾炎武、袁枚、桐城派;清代骈文

近代文学

(一)近代诗文词

龚自珍的散文和诗词;黄遵宪和“诗界革命”;梁启超和“新散文”;“南社”;曾国藩与“桐城派”。

(二)近代小说和戏曲

侠义公案小说和世态人情小说; “小说界革命”;四大谴责小说;近代戏曲。

我要咨询或发布信息 | 编辑:yangying | 阅读:
热门培训课程
热门培训课程
热门评论